【专题】文学在传播正能量
    时间: 2015-04-02    浏览次数:     收藏本文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文学始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承载而记录人类文化活动、反映时代现实,肩负着传递文化精神伟大使命。《礼记·王制》载有先民“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左传》记有吴季札观周乐探讨各国风俗民情,《易经》反映古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典论·论文》认为“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更将“立言”上升到人生“三不朽”的高度,认为修辞立言能致身不朽,虽久不废。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无一不彰显着文学的作用,更进一层来说,作为民族文化积淀,它们都反映了文学传播正能量的积极功能。

        文学传播正能量的深刻意义在于,通过独特的语言艺术,引导人们学会独立思考、陶冶高尚情操、树立高远志向。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想主义在社会思潮转向中呈回落之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传统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某些负面冲击。因之,部分带有凶残暴力、勾心斗角、色情献媚等负能量的文学创作时有出现。在“娱乐至上”的时代,部分作品为迎合读者,并沒有反映时代的主流,或油腔滑调毫无逻辑只为搏得读者购买,或以献媚情色只为抢得读者关注。尽管我们认同文学应该多样化,并致力于推动艺术的百花齐放,但是我们应以充分的理由和自信去拒绝平庸和庸俗。我们应该推动的,是能够深刻反映现实,传递正能量的作品。目前热播的《平凡的世界》,反映了“后文革”时代,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中国人与命运抗争,执着追逐梦想的经历。这样的作品所承载的感动与力量,当是能代代传流下去的精神财富。

        其实,从文学接受的角度进行观照,传播正能量并非所谓惟“喜”是从,也不是所谓“报喜不报忧”,更不是“颂圣”文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美刺”、“骚怨”、“讽喻”等优良传统,早在数千年前的《诗经》已有“变风”、“变雅”,这些作品事实上反映的是人民生活疾苦、国家战乱肆虐。这些作品从本质上看,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之所以成为流芳百世文学遗产,根本原因在于其内核为引人向善,促进社会进步。

        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是有担当,能奉献的。一千年多前的韩愈、百年前梁启超或自觉肩负起振兴儒道之责,或自觉背负起振兴家国之任,以积极的文学样式,用或犀利、或优雅、或古典的语言艺术引导人们学会独立思考、陶冶高尚情操、树立高远志向。作为高校文学教育工作者,其一应该积极引导文学学科发展,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既善且美的内容,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特别是在人文素质提升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二应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建设有机统一,文学学科人才培养不仅要突出学术性和专业性,更要培养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的新型人才,培养出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标兵;其三是要把理论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应进一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中文人,我们认同这样的生命方式和价值体现。

 

撰稿:戴伟华   审核:王政忠


 
版权所有 ©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地址:中国 广州大学城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邮政编码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