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校级“微文化”研究机构昨成立
    时间: 2015-12-15    浏览次数:     收藏本文

国内首家校级“微文化”研究机构昨成立

   近40名学者齐聚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共论“微时代与大转折”

 

          在微博、微信、微商、微电影、微广告、微视频、微运动、微公益等“微文化”无处不在的今天,“互联网+”对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文化生态带来怎样的变化与影响?2015年12月1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的“微时代与大转折:崛起中国的文化研究”会议回应了这一议题。会议当天,华南师范大学还成立了全国首个校级“微文化”研究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微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赵振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郭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少华以及来自北京、上海、西安、海口和广州的四十多位知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微文化研中心将致力于在数码转型时代下,文化研究理论新范式的构建与实践新可能的探索。目前,社会各界对数码转型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尚缺深入而系统的思考与探究。微文化研究中心便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与文化语境而组建的。郭杰副校长指出,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鼓励跨学科组建平台,并优先支持能够回应理论创新与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的平台建设。陈少华院长认为,除了将新的文化现象纳入研究领域外,微文化研究中心的创新性还体现在为转型期社会提供的独特性思考上。

         戴锦华称,微文化研究中心所关注的议题也是“直面现实的议题”,而“这样的议题也势必是一个想象未来、为中国赢得未来的一个议题。”参加会议的不仅有国内当代知名学者,也有网络技术界与企业代表就目前的“互联网+”产业生态进行了探讨。其中,微文化研究中心的合作机构、“轻轻教育”联合创始人胡国志就在现场分享了基于O2O场景下为家庭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服务方案。他表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以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进而改变了市场的供需关系。网络教育学院许晓艺院长还分享了华师网络教育全国领先的微课技术为国家实现教育共享与教育公平所做出的贡献。

         会议从理论、技术与产业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数码转型与“互联网+”给当代带来的深刻变革。“我们学术会议的题目是‘微时代与大转折:崛起中国的文化研究’,这表明我们是要在这样一个以微、碎、独为这要特征的小时代中,重提整体视野和宏大叙事。”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微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滕威表示,“这是我们当下一个全新而迫切的文化挑战与议题。”

微文化研究中心共聘请了国内外7位学术顾问,包括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赵振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斯坦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王斑,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东亚系教授Christopher Connery等。

稿: 罗丽娟    审核:滕威

20x30-10柯达相纸.jpg

                                                                                                                 科研办

                                                                                                      2015年12月15日

 

 

 

 
版权所有 ©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地址:中国 广州大学城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邮政编码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