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珠江人文讲坛”系列报告之二十——石锓教授专场成功举办
    时间: 2017-01-04    浏览次数:     收藏本文

文学院“珠江人文讲坛”系列报告之二十——石锓教授专场成功举办

2016年12月29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珠江人文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讲在文一栋五楼讲学厅举行。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锓教授为文学院师生做了题为《从词尾到助词——结构助词“地”形成新论》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吴辛丑教授主持。

石锓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助词“地”是由词尾“地”演变而来的,这是一个语法化的逆过程。在唐宋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描状结构,词尾“然”因用法限制,不能接在这些描状结构之后做词尾。在类推作用下,词尾“地”取代了词尾“然”。到了宋代,词尾“地”因用法进一步扩大,变得越来越不典型,在重新分析机制的作用下演变为助词。到了明清之际,随着描状结构的进一步分化发展,在“体词性结构+地”构式中,助词“地”的意义也开始分化,由表状态发展到表方式、表数量、表时间和表突举等。

在互动交流环节,石锓教授与文学院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现场气氛活跃。石教授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重叠与重复”、“如、若和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石锓,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曾获教育部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大学第十四届王力语言学二等奖、湖北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元曲选>状态词法词典》、《汉语史研究琐论》等多部学术著作。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历史语言学研究》、《古汉语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

审核:吴辛丑

image006.jpg

image008.jpg


 
版权所有 ©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地址:中国 广州大学城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邮政编码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