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 » 学会动态 »  
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江西永丰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中国古代散文学会 发布时间:2014-08-30 16:16:00 阅读:  来源:中国古代散文学会

    

  200787日至9日, 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主办,中共永丰县委、县人民政府与井冈山大学具体承办的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欧阳修故里永丰县城隆重召开。出席研讨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79人,其中60余人来自日本、国内(含台湾、香港地区) 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另有一部分与欧阳修生平有关的区域文化研究工作者。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论文提要6篇。其中有关中国散文史研究论文9篇,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专题论文62篇,包括欧文研究、欧诗研究、欧词研究、欧氏生平思想研究,以及有关欧阳修的传记、考证、序言等。全体与会代表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这是继10年前江西吉安欧阳修研讨会之后又一次学术盛会,是对上世纪欧阳修研究的全面总结,更是新世纪欧学研究的崭新启航。

    本次研讨会关于欧阳修散文研究的论文最多,达30篇。究其原因,一方面与中国散文学会主办会议,不少与会者为古代散文学会会员有关;另一方面, 欧阳修一生的主要贡献在文学,而其文学的主要成就又在散文,散文研究论文多些,与其历史地位也相适应。就欧阳修散文研究而言, 不少论文在一些传统问题上进行了新的思考,从新的视角出发,获得了新的突破。如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的《欧阳修所作范<><>被拒之因发覆》一文,就北宋文坛两宗文案, 即欧氏精心为范仲淹撰写的《范文正公神道碑》、为尹洙撰写的《尹师鲁墓志铭》,却遭到墓主家属的排斥和名臣硕儒的质疑,作者从北宋党争、朋党政治理论发展和古文发展的角度予以考察,深刻揭示其特殊内涵。文章资料丰富,言之有据,令人信服。又如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谭家健研究员的《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欧文观止>后》,指出台湾学人钱济鄂在“颠覆传统”的歪风鼓捣下,对欧阳修的人格信口雌黄,肆意诋毁;对欧阳修的文章吹毛求疵,无端指责。文章摘其谬论,条分缕析,予以驳斥,揭露个别台湾学人任意戏说、哗众取宠的“批评”闹剧,其用心在于制造混乱,糟蹋历史,误导读者。台湾中正大学许东海先生的《变声·衰体·梦田——欧阳修<秋声赋>之困境隐喻及其世变写真》,则就欧阳修对传统秋声辞赋的变革创新、欧阳修人生与心灵的秋愁、欧阳修告退思想三个方面,揭示《秋声赋》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意蕴,颇发人深省。海南师范大学阮忠教授的《欧阳修散文的性情表达及其人格蕴含》,指出欧阳修散文的性情表达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自然导致其散文风格的三种不同趋向。欧阳修散文的性情表达让人感受其激越、中和与舒缓,并具有坚实的理性承载,具有逻辑和情感的双重力度。南京大学严杰教授的《“醉翁”的两种身份——解读<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针对传统理解的“两亭之乐”,指出应正面理解文中所说的“山水之乐”、“醉能同其乐”等语句,体会“乐”是此文的感情基调。陕西师范大学张新科教授的《记欧阳修的杂体传记》、中国传媒大学王永博士的《从欧阳修的碑志文看宋初士人的言事热情》、复旦大学李强博士的《<醉翁亭记>文体之争的文学史意义》,以及广西教育学院刘震娅教授的《以议为记的范例》、浙江丽水学院季三华副教授的《试论欧阳修与苏轼赋的思想意义》、广西教育学院刘城讲师的《亭记文流变初探》等文,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探讨欧文的思想内涵,解读欧文代表作,都具有真知灼,足以启人心扉。

    本次会议提供的论文中,探讨欧文艺术成就的最为厚重。如华南师范大学马茂军教授的《中国古典散文风神论——从“六一风神”说起》,探索中国古代散文风神论的渊源、内涵及其近代的失落,肯定明人提出的风神论,建立了一种崭新的审美批评范式,突显了对情感、对生平意识、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审美价值重现,真正能从审美角度认识中国古典散文美,并坚信随着民族文论话语的复苏,风神论终将重焕理论光彩。日本九州大学东英寿教授的《从虚词的使用看欧阳修<五代史记>的文体特色》更是另辟新径,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通过量化分析,揭示《新五代史》的本纪、列传(叙事性)虚词少,论赞(抒情性)大量使用虚词之特质。并由此入手推断《新五代史》所附徐无党注为欧授徐作。此种研究推理,角度新颖,持论有据,颇具说服力。武汉大学熊礼汇教授的《欧阳修对韩愈古文艺术传统的接受与超越》,从欧氏对韩愈古文艺术精神、艺术风格的取向和创作上,论述欧对韩艺术传统的接受与超越,肯定欧学韩而胜于韩。此外,江西师大王琦珍教授《新五代史文学特色漫议》,从文学视野审视欧阳修史传文学的特色;中国人民大学朱靖华教授的《论欧阳修平易自然的艺术观》,论述欧文“本人情、状风物”、平易自然古文风格及其内在气质,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创造;吉首大学尹砥廷教授的《论欧阳修散文的美学特质》,认为欧氏散文具有幽情雅韵与纡徐婉曲、平淡质直与条达疏畅,以及容与简易与凝练自然三个特质,并对其成因作了合理探析;合肥师范学院袁晓薇博士的《“富贵山林”与“六一风神”》,从一个独特视角即结合宋代士人心态和际遇,从思想文化层面阐释欧文的审美特质及其成因。对欧阳修游记文发微抉幽的,还有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孙春艳的《师法前人自辟蹊径:欧阳修山水游记特点及成因初探》等。

    关于欧阳修散文创作理论,华东师范大学陈晓芬教授的《论欧阳修对散文特质的阐发》一文颇富新意。作者发掘并探析欧阳修有关散文特质的论说,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轨迹,强调欧阳修散文特质认识的重心是“议论多所发明”(自立之言,创新而又怪癖),对认识中国古代散文理论发展历程颇有启迪价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唐晓敏教授的《从欧阳修的两次被贬看唐宋古文运动之“道”》,从欧阳修两次贬官有关的《与高司谏书》与《朋党论》,以及与韩愈两次贬官有关的《御史台论天旱人饥状》与《论佛骨表》入手,分析唐宋古文运动“道”之异同,认为韩愈与欧阳修之“道”,同在“仁政”理想,以及匡正君王的观念及行动,异在对文章“空言”的不同理解与评价。井冈山大学陆德海博士的《欧阳修“简而有法”文学思想述略》,指出欧阳修提倡关心现实,主张“道胜文至”,以“言以载事”、“事信言文”为立言准则,以“简而有法”为文法标准,从而形成了以提倡简易为主的文法理论特征。论证严实,举例精当,对认识欧氏散文创作理论富有启迪意义。

    关于欧阳修散文对后世作家的重大导向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吴小林教授的《论欧阳修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地位》一文,指出欧前承韩愈,后启曾王三苏,极具崇高地位,可谓没有欧阳修就没有唐宋八大家。西南大学何宗美教授的《欧阳修对袁宏道及公安派影响考论》,梳理考订袁宏道论及欧氏的十多篇文章,论析欧对袁及公安派的深刻影响,并对袁宏道及公安派“崇欧”思想做了分析。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的《杨士奇与欧阳修》一文,就明初台阁作家杨士奇与欧阳修的历史“知遇”,比较二者文章风格,从儒家道统与文统的关系上论述欧文对明人的影响。此外,上海社科院夏咸淳研究员的《明初文坛宗欧风气》、曲阜师大刘湘雨副教授的《论欧阳修记体文及其对洞城派的影响》,揭示欧文对明初文坛、清代桐城派的深远影响。

    欧阳修诗歌研究,也是这次学术研讨的一个热点。“唐音”与“宋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格局。唐诗主情,宋诗主理。一般而言,年轻人喜唐,成熟者爱宋,以至于酿成唐宋诗千年之争。欧阳修诗歌925首。就宋诗发展而言,欧诗处于唐音宋调转捩期,欧氏由学唐入手,创制新声,是宋调的开创者之一。江西社科院胡迎建研究员的《论欧阳修的咏物诗》一文,揭示欧咏物诗的个性特征:一是工于记事描写,更有挥霍纵横的议论,风趣横生,体现宋诗好发议论、以文为诗的端倪;二是以花鸟为友,托物兴怀,寄托自身遭贬的情怀,触发岁月不居的伤感;三是义兼美刺,批判时俗,以物讽喻人事与政事。

    关于欧词研究,复旦大学田苗博士的《欧阳修雅词刍议》,揭示欧词以俗为雅、化俗为雅的倾向,体现宋代文人士大夫融合雅俗的美学新走向,探讨欧词尚雅在宋代雅词发展和雅俗之变中的地位与意义。

    欧阳修生平思想研究,也是本次会议凸显的重点之一,有10余篇论文。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崔铭博士的《欧阳修传》即将出版。这是一部纪实性的评传,是作者继《苏东坡传》后又一力作,为本次会议提供的片段章节,可见一斑。南昌大学文师华教授 《庐陵事业起夷陵》,考察欧阳修居夷陵时的交游、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揭示夷陵是欧阳修思想、创作提升时期,为日后的政治活动、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江西社科院赖华先《欧阳修与宋代江西世家交往略论》、井冈山大学刘文源教授《欧阳修先世考》、欧氏故里学人徐荣晖《欧阳修在永丰》等文章都是将欧阳修生平与故里联系考察,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欧氏与江西故里之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洪本健教授的《欧阳修继承了司马迁哪些精神》一文,论述欧阳修为人为学深受司马迁影响, 认为欧阳修继承了司马迁不屈不挠的人格精神、强烈的批判精神、可贵的实录精神、科学的疑古精神、刻苦的著述精神。此外,广西师大沈家庄教授的《欧阳修的太守之乐》、江西师大许怀林教授的《欧公精神照耀古今》、甘肃合作民族师专范卫平教授的《欧阳修人格范式的基本内涵》、井冈山大学黄惠运教授的《周必大论欧阳修》、永丰县欧阳修纪念馆欧阳勇的《欧阳修考选思想及其意义》等文章,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欧阳修思想、人格风范等,可以帮助我们加深认识“醉翁”、“六一居士”名号下的欧氏人物形象及其历史精神风貌。对欧阳修文章勘正辨误的,有井冈山大学萧东海教授的《欧阳修<谏议大夫杨公墓志铭>一处脱误考正》。该文对欧阳修撰写的墓志铭在传抄过程中的错讹之处进行了细致考证,弥补了欧文流传中的缺憾。安徽阜阳李兴武、陆志成联合提交的《颍州欧阳修遗族辨正》,对阜阳欧氏后人族裔身份进行正本清源式梳理论证,值得一读。

    大会还收到与欧阳修有关的论文提要6篇,如台湾学人衣若芬先生的《复制重整回忆:欧阳修<集古录>的文化考察》、江西社科院余悦研究员的《欧阳修茶诗论略》、上海社科院孙琴安的《论欧阳修的七绝创作》、香港中文大学王煜博士的《欧阳永叔研究七论》,以及华南师大何天杰教授的《欧阳修与唐宋派》等文章,从不同的视角为研究欧阳修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此次研讨会实际上是与第六届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会召开,会议还收到非欧阳修研究论文9篇,如北京师范大学尚学锋教授的《汉代经学与散体赋的政论化倾向》、长沙理工大学谌东飚教授的《论曹植章表文的抒情特色》、山东师大米寿顺教授的《先秦时期的山东散文》、上海财经大学朱迎平教授的《唐宋文演进中的骈散消长》,以及安徽师大博士生莫山洪的《论宋诗话对四六话之影响》等文章,对中国古代散文发生、发展过程中诸多现象进行阐释,大大丰富了本次会议内容。

    总之,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70余篇论文,内容较丰富,学术分量较厚重。稍显不足的是,参会论文大多注重文学研究,而欧阳修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除了文学之外,他在经学、史学等方面均有开创性贡献,此类研究文章欠缺是一遗憾。即便如此,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路与视角,取得了新的成果,促进并推动了欧阳修研究的发展,扩大了学术影响,将欧阳修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水平。会上成立了欧阳修研究中心,可以预见,欧阳修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刘德清、顾宝林整理)



上一篇: 第一页
下一篇: 2010年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
学会动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