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瑞文,副教授,文学博士。男,河南新蔡人,1982年生。先后于洛阳师范学院、暨南大学、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5)、文学硕士学位(2007)、文学博士学位(2010)。
现任教于平顶山学院文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司马迁对太史令职责的理解与<史记>写作》(《史学月刊》2009.5)、《礼、器之辩:儒墨乐论思想平议》(《山西师大学报》2013.2)等学术论文近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省社科联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3项。2012年获评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获评平顶山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是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中国韵文学会会员。
主要论文
1.《司马迁对太史令职责的理解与<史记>写作》,(独著)《史学月刊》2009年第5期
2.《赋<诗>与作<诗>——汉魏六朝赋学批评分歧的内在理路》,(独著)《文艺评论》2012年第2期
3.《学术统绪的重新梳理——巩本栋先生<中国现代学术演进>读后》,(独著)《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9期
4.《鸿都门学的文学史意义再审视》,(独著)《唐都学刊》2009年第2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09(8))
5.《东汉“郎官”考辨》,(独著)《兰台世界》2012年第1期
6.《班固“周室观”的形成及其表现》,(独著)《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第3期
7.《从文献的保存角度看汉赋文学特征的生成》,(独著)《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8.《东汉文人入幕论略》,(独著)《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第2期
9.《无处投放的乡愁——<采薇>新解》,(独著)《社科纵横》2012年第4期
10.《洛阳在东汉文学发展中的地位》,(独著)《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1.《从<桃花源记>的版本流变看其文体归宿》,(独著)《新世纪图书馆》2009年第4期
12.《从东汉五言诗的社会地位看其形成的原初形态》(独著)《船山学刊》2009年第3期
13.《<文选>收录“苏、李诗”的诗史意义》,(独著)《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4.《“文学自觉说”的争论及其理论困惑》,(独著)《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5.《<西游记>中“红孩儿”原型在元杂剧中的叙事线索》(第一)《南都学坛》2009第2期
16.《郎官与东汉学术及文章》,(独著),《南都学坛》,2013年第2期
17.《礼、器之辩:儒墨乐论思想平议》,(独著),《山西师大学报》,2013年第2期
18.《光武都洛考》,(独著),《兰台世界》,2013年第7期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一)已鉴定(结项)、获奖项目
1.中国文学史研究现状的反思与教学思路的改变,2012年平顶山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一等奖,奖励证书编号:121047
2.“文学自觉说”的争论及其理论困局,2012年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主持,证书编号:SKL-2011-1490
3.汉赋文学品格的生成,2011年平顶山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二等奖,奖励证书编号:102026
(二)在研项目
1.京都洛阳与东汉文学研究,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主持,在研,立项编号:12YJC751075
荣誉称号
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2012年平顶山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