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编辑| 欧阳源蔓、区俊欣
庭有枇杷树
“庭有枇杷树,余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出自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相信这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因为《项脊轩志》已经入选了多个版本的高中教材——人教版的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粤教版的必修二以及苏教版的必修五等都有收入这篇文章。
然而,可能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仅仅记得曾经的确是学过那么一篇文章,但是那篇文章絮絮叨叨的,对于刚接触的人来说还不太好懂。只是如今脱离了当年那个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环境已久,再回头看这篇文章,便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了。
被网友们引用得最多的“庭有枇杷树,余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也是在《项脊轩志》中我印象最为深刻、最为触动的一句话。
《项脊轩志》的最后两段是作者的补叙,主要记叙了关于妻子的回忆。而从倒数第二段中可以看出,妻子的到来,给这小小书屋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也给归有光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回忆。所以,可以说,《项脊轩志》是作者悼念亡妻之作。
谈起悼亡之作,便不免让人想起苏东坡《江城子》中的那几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又或者是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道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不似苏轼“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痛彻心扉,也不似元稹“取道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万念俱灰,作者只是用朴素的笔墨,淡淡地叙述着妻子去世那年种的那棵树如今已枝繁叶茂的事实。可细读之下,这寥寥数十言,虽只道出妻子久逝,却饱含着对其亡妻深切的怀念,程度之深,其实不输苏轼与元稹。正如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栏目所言:“从枇杷树上滚落的雨珠,一叶叶、一声声,仿佛穿透时空、穿越生死,滴在了归有光的思念中。也许就是在这份思念里,归有光才补写了这最后的篇章。只是完整的项脊轩志,缝合不起那份残缺的情,补缀不起那份遗落的爱。”
如同“庭有枇杷树”一句,《项脊轩志》全文也是用这样一种不加藻饰的语言,讲述了项脊轩这座百年老屋里的兴衰。
文章记叙的事情是琐碎的,如同作者的闲话家常。
于作者而言,项脊轩,是那个“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的百年老屋经修葺后变为“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喜悦;是母亲“儿寒乎?欲食乎?”的关怀;是祖母“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期待;也是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乐趣。
当然,项脊轩里的回忆,也并非都是愉快的。且不说修葺前的尘泥渗漏,在修葺之后也因叔伯分家后渐渐衰落,承载着作者数次科举不就的悲哀,最终也随着妻子的失去而渐渐破败。正如清人梅曾亮所评,“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在这悲喜交织中,是这百年老屋里的三代变迁。同时,作者也从这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流露出了其对亲人们的缅怀和项脊轩物在人亡、物是人非的感慨。
如王锡爵《归公墓志铭》中所言:“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又如清人姚鼐所评:“每于不紧要之题,广阔不紧要之语,却自风韵疏淡。”总之,归有光就是这样,用他朴实无华、明净晓畅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了他记忆中的项脊轩。
原文赏读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1507-1571)
明代散文家,一生科举不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60岁时方成进士。与唐顺之、王慎中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