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华南师范大学第十六届“勷勤论坛”文学院分论坛之王德胜教授专场讲座:从“以美育代宗教”理解中国美学精神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3-11-18 15:18:0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231113日晚上7:00,华南师范大学第十六届“勷勤论坛”文学院分论坛之“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意识培养”专题系列讲座在大学城校园文学院院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的王德胜教授作为主讲人,讲座的主题为从“以美育代宗教”理解中国美学精神的发生,讲座的主持人为段吉方院长。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都积极参加此次讲座,并在师生交流环节积极提问。

会上,王德胜教授指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是现代中国最具精神召唤力的思想主张之一,它能够引导中国人从生活改造的实践愿景出发,去规划现实生活以及人生活动的发展前景。他围绕该命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1.jpg

王德胜教授作论述

首先,王德胜教授指出了美育功能的现代性观念:美育的具体实践功能能够为社会和人生的长远发展以及人的现实生活活动提供真正有力的价值精神。美育的现代发生能够能引导人走向一个自由、普遍、进步的人生境界。它旨在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另外找到一条整合精神的实践路径,使人们在审美活动的具体开展中不断满足人在生活现实面前的精神纯化需要。同时他还阐释了美育的社会功能以及现实价值,指出“以美育代宗教”不仅是是实践的召唤,更是精神的召唤。

其次,王德胜教授以现代中国美育发生的历史场景为背景,探讨通过美育的实施以实现现实生活的精神超越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问题,强调了“以美育代宗教”一方面联系着“超功利”的美育本体观,另外一方面体现了情感陶养的内在治愈。同时,他通过大量的生活文化事件和个体性的生活感受,体现情感陶养的作用。

最后,王德胜教授展现了美育在现代中国美学精神的发生旨趣中所起到的作用,即强调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活动。他在指出美育本体观完成现世救赎功能的同时,也突出了生活改造问题的价值取向。通过这样的思想路径和文化阐释,王德胜教授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得出美育并非仅对个体有效,而其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和价值才是最终目的。另外,他也认为美育也并非仅靠艺术教育就能达成的,它是抵达精神的信仰。现代中国美学精神的发生,在张扬现实功能的同时,有保持具体的生活立场。尽管美育在当下不是万能的,但是缺乏美育,也就失去救赎的希望,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

在师生交流环节中,王德胜教授耐心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他先是指出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宗教元素,在中国的宗族文化社会之下已经被异化,丧失了其原有的宗教色彩,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接着,他认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处境有美育缺失的原因,但同时指出美育并不是万能的,它无法造一个全人,只能造一个完善之人。王德胜教授的解答清晰明了,让同学们深受启发。他的回答加深了同学们对美育的理解,也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

2.jpg

同学提问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王德胜教授的发言,启发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学,也激励着同学们为从事美学研究与艺术研究而共同努力。

3.jpg

合照


                                                                   撰稿:霍芊芊

                                                                   拍摄:李未来

                                                                   初审:莫艳

                                                                   终审:段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