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上午9点,第十六届“勷勤论坛”主论坛“文明铸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李静教授专场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三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讲座旨在激发同学们对古典戏曲的兴趣,让同学们领略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讲座邀请了在古典戏曲领域深耕多年的文学院李静教授讲学。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邓丹副教授主持。
李静教授作演讲
讲座伊始,李静教授便简要介绍了题目“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由来,用三个问题建构出讲座的基本内容:第一,模式化的剧情,看点在哪里?第二,故事姗姗来迟,好戏如何上演?第三,情景与场景如何转换?
首先,李静教授提到了才子佳人戏曲的固定模式:从一见钟情,到小人拨乱,再到才子高中,最终团圆或爱情消亡,并举出了《墙头马上》《拜月亭记》等典例。基于此,李静教授回答了为何模式化的创作得以流传:第一,强化了特定时代的情绪诉求。无论是《牡丹亭》还是《西厢记》,都如时代雾霾中的一道闪电,给了女性追逐自由与个性的勇气。第二,这一模式中大同小异的困境,是对现实苦难的映现。在戏曲所提供的既定程序下,它给予了人们走过苦难就能收获想象的春天之希望。传统爱情戏既深刻揭示了苍凉的生活本质,又予人微光以前行。
李静教授进而将中国古典戏曲与西方戏剧进行比较,指出中国古典戏曲的“情绪”是一种“隐秘的戏剧行动”。欣赏戏曲,就是要走进唱词中的“情绪”。她以《牡丹亭·游园》中杜丽娘的几段唱词为依据,深入分析了“情绪”是如何奠定人物性格底色,并为人物后续行动作铺垫的。李静教授让现场师生进一步对杜丽娘心中“不绝如缕”的情感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她进一步总结说,中国古典戏曲是以芸芸众生的艰难心理抉择来呈现悲欢离合的,它更关注当下的悲欢、眼前的阴晴。
李静教授最后以《西厢记·长亭送别》为例,指出唱词的景语蕴含“诗意转换的戏剧场景”。《长亭送别》中,闺房叹息——离别伤情——忍痛道别——归途感伤等戏剧场景都蕴藏在唱段中。传统戏曲常以唱词、演员眼神及身段表演等手段进行戏剧场景的转换。当代戏曲舞台声光电等新技术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舞台的艺术效果,但滥用也会伤害戏曲之美。
现场同学发言提问
随后,在邓丹副教授主持下,李静教授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互动。有同学就传统戏曲中的“女性困境”发问。李静教授指出,“女性困境”在当代的小说、戏曲等领域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当代影视创作中的“大女主剧”现象便集中反映了女性对“女性困境”的突围。也有同学从近代戏曲对唱词的通俗化改良角度提问。李静教授结合个人研究指出:“地方戏文学性较为薄弱,但演员的创造性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一个好的戏曲,应该是文学性与舞台性相得益彰的。”其他同学则从传统戏曲与当代文学创作、影视创作、戏曲与电影艺术的结合等角度与李静教授展开互动。
在热烈的互动里还出现了惊喜。为了在场师生更直观感受戏曲之美,本次讲座特邀广州大学的游涛同学进行现场表演了昆曲《牡丹亭·游园》与京剧《贵妃醉酒》,游涛同学的表演传神,曲词节奏等精准,在场师生赞不绝口。
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讲座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撰稿:张靖彤、祁石刚、青菊
拍摄:黄桐
初审:莫艳
终审:段吉方、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