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博论坛学术讲座第五十二期在文一栋三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高建平教授,为文学院师生做了题为《艺术是事件吗?》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段吉方教授主持。
高教授回顾了在3月6日在中山大学的学术报告题目“艺术的边界”,并从此引出关于“艺术的定义”这一问题的讨论。他回顾了自己当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求学的经历,认为“定义”实际上是关于历史的建构。他首先回溯托尔斯泰“艺术是传达”的定义,认为“传达”这一动作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伯牙子期的知音艺术理想。而印刷术、网络等新媒介形式,在不断地挑战艺术理想,在“作者—媒介—读者”的传达过程中,媒介既是载体也是隔膜,这是大众艺术给予的挑战。
当然,传达具有私人性和公共性的两面因素。艺术必然是公共的,需要由历史语境来建构(institutions),这也是艺术哲学、阐释理论的发生道理。为此,艺术需要具备永恒性和时间性,艺术需要在当下语境中转化,才可以使人们对其产生共鸣。因此,对艺术的定义需要考虑时间维度,艺术是事件(event),是“一次”传达。这要求我们对艺术既采取美学标准,又采取历史标准。美学研究需要跟踪当下的审美,不可以固步自封。
出席本次学术报告的老师、同学与高教授有良好的问答互动环节。李艳丰副教授向高教授提问,其思想是否有受到福柯“历史事件化”思想的影响,以及与“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关系。高教授回答,事件化是西方学术圈近来的一个共同话题。他认为对艺术的定义,需要跳脱出“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的二元对立。定义是一种“构造”,这本来就是带有特殊化、浪漫化、操作性地概念化的目的性行为。
陈立群副教授则询问,当“艺术即事件”的时候,审美的位置应该如何摆放。高教授认为,“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理论需要依附于艺术实践之上。先锋艺术为美学带来“艺术必然美吗”的挑战,而他认为美学的新任务应该是将美与艺术重新结合。
会后,段吉方教授对高教授的发言做了总结,并向同学们推荐由高教授翻译的两部经典著作——约翰·杜威的《艺术即经验》、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并鼓励同学们秉承高教授的学术精神,不断思考美学的前沿问题。
高建平教授,1955年生,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起任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主任,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国际美学协会秘书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外国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英文)、《画境探幽》、《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以及一百多篇中英文学术论文;翻译《艺术即经验》、《先锋派理论》、《西方美学简史》、《弗洛伊德的美学》等国外学术著作。主持大型多语种辑刊《印迹》的编译工作;主编现代美学经典译丛;担任《外国美学》执行主编;担任《文学评论》、《中国文学年鉴》、《当代美学》、《国际美学年刊》、《东方研究》、《国际汉学》、《美学》、《中国美学》、《意象》等多种中外文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