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张玉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

发布时间:2018-04-25 15:47:41    来源:张玉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

张玉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

按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发的《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通知书》的要求,2018420日至22日,“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开题论证会暨殷墟甲骨文语言研究高端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尚书房举行,来自吉林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

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张宏宝教授主持,专家组组长、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教授致辞,他指出,重大项目获批本身便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完成重大项目的过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希望张玉金教授领衔的团队能突破学界研究的瓶颈,顺利完成国家托付的任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重要的学术贡献。其后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竑教授和文学院院长陈少华教授分别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并代表校院两级表达了对项目课题组的大力支持。

项目首席专家张玉金教授做开题报告,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课题一些基本情况和研究价值、投标书原计划的内容、五个子课题成员基本信息及其内容、现今的工作进展等。其次,他充分阐述了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价值、研究对象、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并重点报告了凡例、样稿以及课题最终成果的设想,提出编撰一部丛书《殷墟甲骨文译注》(共20卷、1000万字),并研制包括全部殷墟甲骨文的释文、标点、注释、今译、语法分析等内容的数据库。

课题组成员彭伟明博士研究生作了《建构以甲骨文语言研究为导向的语料库的设想》的报告,简述了国内外已公布的甲骨文语料库的优点及其局限,并提出从释文、注释、今译以及语法标注等四个方向建构以甲骨文语言研究为导向的语料库的设想。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刘钊教授表示,一定在张玉金教授带领下认真完成子课题的任务,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另外也阐述了对课题研究的一些个人思考与建议:首先,原设计工作步骤过于机械需要再次修改,不必在完成释文和注释后再来做语法分析工作,否则项目组工作会难以开展等问题,其次,释文方面隶定方面,他表示可提供中华字库隶定古文字的标准,依照这个标准进行隶定,能避免释文方面宽严不一的问题。再次,建议课题组取消拓本与摹写部分或采取《殷墟甲骨刻辞类纂》的思路,以避免摹写出于众手标准不一、质量不一的问题。最后,他建议,可建设纯文字甲骨文数据库,突出释文、今译以及语法分析等特色。

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王蕴智教授通报了由他主持的目前已在建设中的甲骨文数据库的情况,据其介绍,河南大学甲骨文数据库是原篆和释文对照的数据库。其甲骨文数据库收录30余种著录书,按甲骨辞条计算约有15万条,按甲骨片计算约有8万多片,去其缀合、重片内容则约有79千多片。他指出,其甲骨文数据库中的原篆是依据香港中文大学创制的汉达文库的甲骨文库原形改进而成,原篆字体制作大部分是依照原来字形摹写,没有使用统一的标准原形字来替换,其原篆的字型数量是汉达文库甲骨文原篆5倍以上。并表示陈年福教授在甲骨文原篆的摹写方面贡献巨大,其甲骨文原篆与释文部分由陈年福教授提供。其后为了与课题组体例保持一致,王蕴智表示会在未来两年对释文重新整理,并呼吁尽量采用统一的释文释读甲骨文,以提升项目组释文部分的质量,并表示愿意进一步加强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合作。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洪飏教授对张玉金教授率领的课题组决定采用分步骤的方式来摹写甲骨文原形字、制定释文、注释和今译,并对甲骨文疑难语句进行语法分析等计划表示赞成,同时也强调了项目的最终成果受众的重要性,在进行项目写作过程中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做注释要考虑如何提高受众面,让受众面更广一些,适应更多不同背景不同专业人士的需求。二是注释与今译部分能否考虑通俗性,因为目前学界专业的甲骨文字研究成果众多,但通论性的甲骨文研究成果仍十分不足,相关论著仍比较少见。三是注释内容与形式方面可进行简注、浅译,注释原则可进行简化,不过分罗列众说,直接给出结论,给初学者一个简明的引导。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振武教授认为本课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良好的学术前景,他对课题组的学术力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对5个子课题的具体设置给出了详细的建议:一是处理好数据库与项目最终成果关系问题。即数据库需要全面收录甲骨拓本、摹本、释文、注释、今译等,不避重复,但最终成果须避免重复注释等问题。二是建议课题组采用自然科学分类法将甲骨卜辞按内容分类,编排上要有别于著录书,以著录号为序进行排列。三是建议课题组修改样稿中拓本、摹本内容。四是体例的制定要严格,如可排除甲骨中的碎片、重片等内容,尽量选全辞。五是考虑读者阅读体验,如释文部分仍保留括弧括注方式,便于读者理解,并且配套对应的释文要一致。最后吴教授指出甲骨文译注一定要力争科学准确,发挥专业优势,体现课题组的特色。

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主任黄天树教授详细介绍了他从事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拓本大系数据库建设”研究的经验。对张玉金教授的课题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并建议课题组:一是课题组应避免全部按照已有的著录书的顺序,应打乱著录号形成自己的体系。二是课题组应取消摹本、拓本的制作,应参考新的拓本与摹本的成果,选择拓本与摹本应考虑清晰度、是否拓全、以及校重等问题。三是课题组要注重吸收缀合新成果。四是课题组应该做甲骨文选编的汇释与今译,淘汰单字小片、残辞,剔除没有语言价值的甲骨片。五是应考虑许多内容重复的辞例如何处理的问题。建议首见的辞例出注,重复的就采取“参见”形式注出。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喻遂生教授则根据其从事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纳西东巴文献字释合集”的研究经验,结合甲骨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项目组最终成果须在结项成果基础上精益求精,最终成果可以不用拓本,但可以做摹本,可借鉴黄天树教授的甲骨摹本。二是译注须注意重复问题,同一句话,首见的辞例详注,其后重复出现则以简注,以写“参见”的方式未必好,如果只是简单写“参见”,让读者翻前面的书,会造成许多不便。三是语法分析要有统一的规范与详细的体例,要规定好哪些要有分析,哪些不必分析,要一致。四是语料库中的语法、词性、句型的标注,要考虑难度与标准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沈培教授就香港中文大学的甲骨文数据库建设的经验以及从甲骨语言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如下意见:一是课题组的数据库可以借鉴香港中文大学的甲骨文数据库,在其基础上完善语法分析等重要内容。二是课题组应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相关理论,考虑对甲骨文的语法、词性等进行标注,参考业已公布的古汉语语料库的相关做法。如果在释文不标注,则建议将有用的语法信息体现在注释中。三是译文应准确、统一。如样稿翻译“王”为“国王”不可,“国王”是外国的概念,译为“君王”更佳。四是处理好选译和全译的问题。译注时,既已规定译注首见句,则应一以贯之。子课题的作者译注要统一观点,应避免重复,建议使用大型同步软件。五是建议课题组聘用计算机专业人才参与研发工作,并列入整体预算。

评议专家组在听取项目负责人和子课题负责人的汇报后,经过认真讨论,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的总体设计以及这一选题的框架结构,认为开题报告总体上立论扎实、方法新颖、结构完整,很好兼顾了课题的学术性和通识性。会上专家学者们聚焦于殷墟甲骨文的译注、语法分析与数据库建设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数据库收录不避重复与成果出版避免重复、选编甲骨文进行译注而非全编、首见辞例用详注与重见辞例用简注等,并深入研讨了国内外几种成熟的甲骨文数据库优势与局限,指出数据库建设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译注和语法分析上,以凸显本课题特色的意见。

张玉金教授在总结中表示,这次项目开题非常成功,良好的起点昭示着光明的前景,对各位专家的意见表示感谢,并表示课题组将根据项目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参照专家组的意见合理调整课题框架。

会议将开题报告会和以殷墟甲骨文语言研究为专题的学术论坛进行了有机结合,创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的形式,形成了新的开题典范,值得推广。

拟稿:彭伟明  照片:温鑫妮   审核:张玉金

朱竑校長1.png

朱竑副校长

張玉金總結2.png

项目开题人张玉金教授

開幕式現場.JPG

开题报告会现场

開題報告會合影.png

开题报告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