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15日,“粤港澳大湾区中文前沿论坛暨2020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分论坛”在广东省科学馆隆重召开。该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56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60余名中文学科的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当代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媒介融合与文化创新、中国语言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等相关议题展开研讨。
14日上午,论坛拉开序幕,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吴辛丑教授主持开幕式。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段吉方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段吉方提出,此次论坛的目的是深化和拓展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青年学子的学术交流。学术交流对当代青年学子的学术研究、学术成长、学术道路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借此平台拓宽学术交流的路径,进一步加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和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全国兄弟院校的交往。此外,段吉方教授还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情况,并指出当代语境中,整个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都面临着危机和挑战,他鼓励青年学子们勇敢表达个人观点,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深入推进学术研究进程,促进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共创中国语言文学繁荣局面。
作为此次论坛的学术委员会主审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蒋寅教授和张玉金教授分别致辞。蒋寅教授指出,跨界类型的学术研讨会对青年学者很有意义,青年学者在与他人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见贤思齐,有利于增长见识、完善自我。张玉金教授则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新词语,国家致力于粤港澳大湾区多方面的融合与合作,本次论坛的召开对于大湾区以及其他地区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鼓励各位青年学者,潜心治学,打造精品以推进学科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了四场的高水平专家讲座。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蒋寅教授作为首场主持人,与线上讲座专家陈引驰教授进行了远程对话,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以《汉代文论之脉络》为题,梳理了汉代文论之脉络,从文体、文类、文人三大方面切入汉代文论之脉络,详细介绍了汉代文论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有关汉代文学的文类文体的相关问题,并说明了不同的文类文体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性。华南师范大学段吉方教授连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王兆胜研究员,王兆胜研究员以视频会议的形式讲授学位论文写作的理念与方法,就学业论文写作的选题、角度、选材、目的及理念等内容进行讲解,讲述了一系列学位论文写作的方法。王兆胜研究员指出,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选题一定要有价值、有意义、有开放性,要写自己有所了解,与自身写作经验相关的论文;学位论文的构思就像建构一栋大楼,在构思过程要有耐心,有毅力,有信心,这样才能把论文给写好。
在论坛现场,两场线下讲座幽默风趣、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发人深省。讲座上半场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凌逾教授主持,来自西南大学的王本朝教授以《关于中国现当代研究的史学化问题》为题分享了自身的治学研究之路:从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史到制度史,进而发展到思想史研究研究,详细介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发展现状和趋势、史学化意义、史学化弊端,特别指出现当代文学思想史学化的思潮自90年代后开始流行,至今已成为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学者绕不开的方法论之一。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老师董祥冬博士主持的下半场现场讲座中,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吴春相教授以《新兴词语和词汇教学》为题,连带出新鲜热辣的有趣话题,生动有趣地讲述了新兴词语的发展阶段,言语颇为幽默,引得现场笑声连连。吴教授围绕从什么角度观察、怎么结合词语判定标准进行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合理以及怎样进行教学应用四方面探讨新兴词语和词汇教学。同时,吴教授还指出大量的词语储备是学习者听说读写与语言技能的基石,他结合社会语言学、社会普及度及知晓度提出词汇规范化问题,呼吁同学们注意用词规范。
在线上线下四场讲座的提问答疑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难题,诸位教授进行了细致的解疑答惑。老师们针对同学们的提问,强调要“打好学术研究的基本功”,同时指出同学们做论文读书笔记时要着重记下对自己的情感有所触发的部分,并处理好自己的论文兴趣方向与实际论文发表需求之间的关系,要做能让自己有动力的个性化研究。四场专家的高水平高质量讲座聚焦当下中文学科前沿问题,切中肯絮,既有具体问题的思考与聚焦,又提供了跨学科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14日下午及晚上,青年学术论坛各分四个会场,线上线下,依次举行。第一分会场由邵慧君教授和张玉金教授主持评议,负责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组的会场,该论坛学子从语言文字学的基本问题出发,运用从跨语言视角,进一步探讨跨界语境下的传统言说模式。由赵静蓉教授和王焱教授主持评议的第二分会场,聚焦文艺学、美学及外国文学研究新动向,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现场“变身”为开放式、互动式的圆桌研讨,老师与学生互相对话交流,针对各个同学的研究方向,两位老师均给予了一定的建议。由彭佳教授和龙其林教授主持的现当代文学、跨学科组的第三会场,研讨热烈积极,论坛学子围绕跨文化、跨学科的新思路,探讨如何进行中西跨文化研究,拓展文艺审美空间的学理化问题,诸多论文呈现文学研究中对“抒情传统”“现代化话语”“文化空间转向”等理论问题呈现出多角度的考察。由陈恩维教授和罗成副教授主持评议的第四分会场,关注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领域的新动向。
14日晚7点30分,线上论文研讨会正式举行。论坛分为四个会场举行,参会的同学通过视频连线进行线上学术论文汇报。第一分会场由刘慧姝教授和申洁玲教授主持评议,负责文艺学、美学、外国文学组的会场,分论坛学子既综合梳理了经典理论家的美学思想,又聚焦跨界在技术发展下的后人类思考如何理论化的核心问题。第二分会场由吴敏教授和刘秀丽教授主持评议,负责现当代文学、跨学科组的分会场,两位老师对于学术的虔诚与热情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发言同学,在交流互动之中,老师们不仅指出了当前论文存在的问题,还鼓励学生们不断修改、尽善尽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组的第三分会场,由练春招教授和张舸教授主持评议;第四分会场由陈志扬教授和孙雪霞教授主持评议,负责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的论坛研讨,围绕经典文本与传统文化,青年学子们纷纷思考了如何在文本间性的融合趋势下,确立主体性意识的重要问题。
线上线下论坛均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举行,同学们轮流汇报论文内容,最后再由老师们进行评议,肯定每篇其论文的长处及不足,指出同学们论文的薄弱之处并指明其改进的方向。论坛学子从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到新兴媒介的融合叙事,从区域文化研究到跨文化的理论旅行变迁,从史料的考证发掘到图像机制的文化内蕴,从经典美学思想到后人类艺术的聚焦,诸多论题,立足学科基础展开,视野开阔、特色鲜明,聚焦理论、更新方法,体现当代中文学科研究的前沿意识及创新精神。
15日上午,会议闭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衡博士主持,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跨界经纬”公众号主编凌逾教授进行大会学术总结。凌教授指出本次会议有三大特色:一是大咖云集带来精彩的讲座,主题演讲高屋建瓴,涵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期刊编辑出版、语言及应用学等专业,以跨越学科、专业边界的形式打通思路,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思想指引,讲座囊括了中文的重点学科,搭建了思想的高地;二是青年才俊齐聚一堂,研讨的论文学术水准高,围绕“跨学科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富有生命力的深度论文和蓬勃朝气的精彩发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论述议题前沿,富有青春活力、锐气朝气,论文涉及图像转向、空间研究、网络语言、新冠疫情文学、后人学、具象身体、桌面电影、IP改编等新课题。古典文学研究也吸纳福柯等西方理论,青年学子作为强劲的后浪,后生可畏,展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三是论述具有高度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方法意识,论述围绕具体问题展开,重文本细读,论从史出,论文明显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的特征,既有对经典文本的跨界再阐释,也有跨文化、跨学科的新思路,还深入研究了当代融合文化视阈下的跨媒介美学,具有跨界融合的时代特性。随后,凌教授围绕“经典文本的跨界再阐释”“跨文化、跨学科的新思路”“当代融合文化视阈下的跨媒介美学”三个维度,针对与会学子们的论文研究,进行深入点评和高度凝练的总结。同时,凌老师还鼓励大家既要有肯钻研的坐冷板凳精神,也要有无人机式的全局俯瞰视野,以肺腑之言,希望诸位学子坚守专注学术的信念。
随后举行的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将此次论坛参会学子们的热情推向高潮,论文评选百里挑一、优中选优,共有24人获奖,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的八个二级学科专业,其中一等奖7人、二等奖17人。最后,凌逾教授对本次论坛的参会嘉宾、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致以衷心感谢,热诚感谢《粤海风》杂志社给师生们带来《广州十三行故事》的书籍式精美年历和2020年第5期《粤海风》精神食粮,并宣布“粤港澳大湾区中华文前沿论坛暨2020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分论坛”会议圆满落幕。
此次粤港澳大湾区中文前沿论坛为青年学子提供了研学与交流的多维平台,青年学子们聆听报告,交流论文,沟通思想,研修方法,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进一步增强了学术洞察力、提高了科研敏感度,有利于改进学术成果,培养优秀的杰出人才。青年学者是学科发展建设的潜在动力,此次论坛研讨集聚中文学科的优秀青年学子于一堂,研讨积极热烈、鞭辟入里,论述观点新颖、守正出新。在科技与人文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积极融入了诸多跨学科、跨文化的新要素。而后疫情时代中文学科对于当下社会、文化环境的积极探讨及回应,更昭示出学科更新、学科融合的新态势,在加快打造粤港澳文化湾区、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渐进之途中,充分贡献出新文科的新活力。
初稿:李永杰、张衡、陈柳慧、叶慧华
初审:张衡、徐锦辉、阎恺祺
终审:凌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