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下午,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学生实践研习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斫琴工艺研学基地主办的斫琴与美学之思学术沙龙顺利举办。本次沙龙由文学院史风华副教授作学术主持,黎明老师为技术主持,文学院余琳副教授作总结点评,参与人有岭南斫琴工艺研学第九期学员及课程助研团、文学院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研究课程研究生、文学院美学专业其他研究生。本次沙龙近40人参加,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学生实践研习基地诚明堂古琴传习室进行。
活动伊始,史风华老师介绍到场嘉宾与同学,并简述此次学术沙龙和两门课程的背景。在第九期学员选出本期优秀微型琴模后,五名研究生的个人汇报徐徐展开。
首先,张晓彤从《琴赋》看“和”之生命体验,在概述《琴赋》后,分别阐述琴与自然之和、琴与人心之和两方面,通过文本分析与延展探究,得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琴、人、自然三位一体的结论。同以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为讨论内容,姚迎霖以“声无哀乐论”为研究对象,先以文本为据解析其论述脉络,即嵇康将音声置于本体论的位置,并由物质客观性、乐器客观性推导出音乐的客观性,再对这一论述脉络进行审思,指出“音声”的意指具有模糊性、由乐器客观性推理出音乐客观性这一逻辑的严谨度不足。
紧随其后,沈语杨汇报了“从单音到动态意境——古琴艺术中主体性回响何以实现”。高罗佩《琴道》里对古琴单音的重视令她产生了问题意识,她结合黑格尔的音乐美学思想阐述了蕴含在古琴艺术里的主体间性,再探究古琴琴体的音响特征与三种基本音色对主体性表达的影响,进而引出古琴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在情感表达与意境建构上的共通性,最后提炼概括了古琴艺术主体性回响之生成机制的影响因素,即包含了物质构造、音响表现、演奏与接受及其相互作用。
第四场汇报围绕“琴者禁也”与“琴者心也”展开,林雪颖分别解释两个命题的由来与内涵。前者强调古琴的教化功能和仪式规范,对古琴音量的大小、旋律的平和等方面有具体的规定,注重音乐在道德教化上的作用;而后者重视琴声的抒情作用和古琴演奏的主体意识,鼓励古琴艺术的个性化发展,突破了前者的束缚。
受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研究课程要旨的启发,左嘉淇展示了从理论分析到体验之维研究苏轼的思路变迁。听琴声、做琴模、制漆扇等实践环节带动思维观念的调整,当物与琴进入研究视野后,苏轼与古琴之间的亲密关系清晰可见。琴给予了苏轼多重积极影响,促进其体认能力的提升与处世观的形成。
交织在五场汇报当中的,是在场师生的思维碰撞之声。姚同学的阐释结论及其论证方式尤为引起众人兴趣。张睿卿同意嵇康没有明确区分“声”“音”“乐”三个范畴,提出嵇康的论述方式与复调手法有相似之处,嵇康与阿多诺二人想法在某程度上具有共通性。黎老师以打谱为例,表示对音乐美感的判断存在古今差异与主观判断。2024级研究生代表针对否定乐器的客观性提出疑问,认为乐器蕴含了主体审美积淀的过程,应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史老师支持声无哀乐论,并提醒道,角度、立场、语境的差异会带来不同的讨论结果,鼓励大家在思辨中形成并坚持自己的立场。夏艳琴认为运用理科思维科学论证中国古代文论逻辑的方式给她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岭南斫琴工艺研学第九期学员及助研也分享了个人心得。刘付秀容同意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坚持唢呐具有不加赋予性意义的纯粹音乐价值。蒋茗分享了自己在平日弹琴时中正平和心态的培养,在课上打磨古琴微模型中收获了心无旁骛的体验,此二者有助于自己找到个人生活节奏。具有两期研学经历的助研宋慧歌颇有感慨:斫琴实践研习是开心、充实、幸运的旅程,人和琴是双向回应对方期待的历程,打磨琴模为自己留有安宁的处所,从内心生发出应对浮躁的力量。
余琳老师结合课程体验与学生讨论发表感想,并围绕“整合自我性”进行总结。史老师从西学研究走向古琴研究,体现出与荣格类似的整体哲学思想转向,是对自我的纵深开拓。从听琴到斫琴再到弹琴,这是经典的美学个案,通过岁月渐进的生命体验去认识自己的完整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一个案看到更多的生活可能性。
潺潺流水般轻缓而悠扬的琴声萦绕在诚明堂内,此次斫琴与美学之思学术沙龙在黎老师与史老师的古琴弹奏中圆满结束。
撰稿:左嘉淇
摄影:宋晶晶 陈欣彤
初审:史风华
终审:段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