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押韵。押韵,不外乎,两个标准,传统的标准——平水韵,也叫作诗韵。那是平声,上平声加下平声,一共三十个韵 所谓三十个韵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所有的平声字分为三十类这个意思,有三十个韵。那么你作一首诗,只能用其中一个韵的字来作押韵的字,你不能够用到第二个韵,用到第二个韵叫出韵。但是呢,在平水韵里头,它有些韵的差别很细微。比如“一东二冬”。“一东”是东方的“东”,“二冬”是冬天的“冬”。李白杜甫的诗里面,用一东的绝不会用到二冬去,用二冬押韵的他们绝不会用到一东去,为什么?因为在当时他们的口语中是能够区分开来的,读音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么情况到了宋代就已经合流了,“一东二冬”就分不清楚了。所以宋人填词的时候,“一东二冬”就混在一起了,为什么?语音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合并。
从唐宋到现在一千年过去了,于是呢,我们北方话就变成了十三辙,也就是十三个韵,由原来三十个韵变成了十三个韵,合并了多少啊?但是我们现在学写古人的这种格律诗,就要遵守它的游戏规则,那就是一韵到底,不许出韵。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就是去查《诗韵》。《诗韵》里面规定了这个字有多少个韵脚字,我写这首诗就在这个韵里面找字,而不能够出韵,这是最笨的办法。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你把整个韵背下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刚才我背的这些,每一个韵脚都是一东韵的字,用三首这样的歌诀,就把一东韵的字全部包括在里头了。那你把这三首歌诀背熟了,一东韵有的那些字就全记住了。
这也是一种办法,这叫作背诗韵。刚刚我背的是清朝的李渔搞的,叫作“笠翁对韵”。他用几首歌诀把一个音韵的字全都编进去,歌诀也很好记,很好背。你把它背下来了,自然,说起一东韵,你把这几首歌诀一想,哦,就在这里头了。所以你就要下这一个功夫。这个说的是什么,这个是平水韵。还有一种就简单了,叫作中华新韵,那就是按照现在的普通话来。普通话觉得它是押韵的,它就是押韵的。那就好办了。但是那样写出来的诗呢,你要加一个注释,括弧,新声韵。这个也有啊,在《中华诗词》公开发表的时候,它专门有新声韵栏目。你用新声韵来写格律诗,它也允许的。写得好的,它也给你发表,这也是可以的。这个就是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