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术动态 »  
魏达纯:川蜀•燕京•东北•岭南求学路(中 三)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3-02 11:50:18 阅读:  来源:

    

21.jpg


“戴帽”的中学老师(1970-1973)


什么是“戴帽儿”[1]呢?本来是小学,但是小学也可以办初中,这就叫“戴帽儿”。当然现在想起来,它也是因地制宜。


因为当时,比如说一个林场,就有上百个工人,有几十个学生,这个林场到另一个林场,多远呢?最近的距离五十公里。


那么你说那些子弟,他在这里读完了小学,要上中学,到哪里去读啊?所以就只好,小学读完了,再开个初中班,这就叫“戴帽儿”的初中。


注释

[1] “戴帽中学”,是在小学的基础上增设初中甚至高中,有点类似给人戴了个帽子,所以叫“戴帽中学”,它是“文革”中城郊结合部农村教育特有的现象,目的是为解决农民子女就近读中学的问题。


22.jpg

六十年代的校园


我给小学年级的讲历史,还教音乐,因为我会弹风琴啊。反正那个时候年轻嘛,校长叫干啥就干啥,校长说“多教两节课”,好吧,多两节就多两节吧。


因为当时正好是我们这批大学生分配过去,这批大学生教个初中生还是不成问题的。因此我就到那个林场的子弟小学去当那个“戴帽儿”初中班的数学老师。


为什么当数学老师呢?因为我们那个林场同时去了两个大学生,一个是我,还有一个是吉林四平师专[2] 中文系的一个老师。但是他只懂中文,我呢,数理化都行。


所以就,他教语文,我教数学。到他们二年级开物理,我也给他们教物理。三年级开化学,我也给他们教化学。所以我就在那个林场,一待就待了三年多快四年。然后我在那里教学,就慢慢地有了点名气。


注释:

[2] 吉林四平师专,1962年至1966年,吉林省政府先后将通化师专、白城师专、吉林师专并入四平师专,校名为四平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

23.jpg

六十年代的青年


文理兼优的“全能班主任”(1974-1979)


林业局所在地有个子弟中学,是高中,这个子弟中学的校长、书记就到下面林场去物色人才,去了以后,看中了我,就把我物色到林业中学去。这回我教语文了。


从林场到林业局的中学,可以说我升了一级。林场是方圆百十里就那么几十个工人,几十户家属,茫茫几百里,没有人烟的。


我们那里夏天,经常有林业工人,或者是小孩或家属,在森林里迷路,走丢了。走丢了怎么办?林区就发动全场人员去搜救,但是一搜救,又把搜救的人也弄丢了。


不过我们有很多联络的办法,最后能把失踪的那个人给找回来。这纯粹就是《林海雪原》[3]里面所描写的,茫茫林海中的那样一种状况。


林业局所在地是一个镇,比起林场就大多了。至少人多多了,几千口人啊,房子也多多了,还有一个小电影院啦,哈哈哈。这就把我调到林业中学当中学老师。


注释:

[3]《林海雪原》,作家曲波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书里所写的是有关于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可谓家喻户晓,小说同时也搬上京剧舞台,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很多唱段都成了经典。


24.jpg

准备参加高考的青年


1976年,毛主席去世,打倒“四人帮”,1977年就恢复高考了。恢复高考后,我们这帮北师大的毕业生就很受重视了,因为这些都是真正的业务骨干嘛。


所以就把我们这帮人都安排在高三教各门功课。培养他们尽可能多的考上大学。我就教高三的文科班,1977、1978、1979这三年,我就送走了三个文科毕业班。这三个班,都考了全县第一,升学率是全县第一。


因为我不光辅导他们语文呀,我还可以辅导他们数学,甚至物理、化学,这些我都可以辅导他们呀。我算得上是全能班主任了。我和学生的关系又很好。当时自己又无牵无挂的,所以辅导学生也很努力。


当然这个要感谢许嘉璐[4]老师,他的教学方法特别好。我不知不觉地学到了他的教学方法来教我的学生。因此他们的高考成绩都很好。


(未完)


注释:

[4] 许嘉璐,1937年生,江苏淮安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工作,北师大教授。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汉语史与应用语言学两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等。多年从事语言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古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学术成果丰富。




上一篇: 魏达纯:川蜀•燕京•东北•岭南求学路(中 二)
下一篇: 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
学术动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