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术动态 »  
王李英:珍惜人生,孜孜追梦(下·第三部分)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11-22 22:57:39 阅读:  来源:

    

 (四) 


协助促成全国第二届客方言研讨会在增城召开,积极参与客方言的研究。

1.webp.jpg
▲  客家方言研究手稿,王李英老师提供


199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客家方言研究中心主任饶长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客家方言研究中心副主任罗美珍两人发起,在福建龙岩召开了第一届客方言研讨会。


会后,确定第二届客方言研讨会在广东召开,但是原定的承办单位因故不能承担。周日健教授找我商量,要我设法联系,争取在增城促成这次研讨会。我首先找到增城电大罗兆荣校长,他是客家文化研究的热心人,表示乐意接受。

接着我又与周教授和罗校长三人一起拜见当时增城市骆小民市长,他是我在增城工作时的同事,比较好说话,热心于文化工作,当即表态同意,并答应赞助十万元作为经费。研讨会由增城市人民政府全力赞助、增城广播电视大学与华南师大联合主办,于1996年8月22至23日在增城电大顺利召开。

1.webp (1).jpg
▲  《客家方言研究新论》第四届客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有来自内地与港澳台各地以及日本、泰国、新加坡高校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会后出版《客方言研究》(第二届客方言研讨会论文集)2000册。


论文集中收录了我与罗校长联合署名的论文《增城客家话语音的内部差异》与《永和长岗程乡客家话音系》。这次会议,因有好几位外国专家参加,又称为“国际客方言研讨会”。接着,三、四、五、六等多届客方言学术研讨会分别在赣南、韶关、厦门、台湾、香港等地召开。饶长溶先生把在增城召开的研讨会称为“救驾”会议。我为自己曾从中出过一点微薄的力量而感到高兴。

在全国历届客方言研讨会的推动下,全国各地高校掀起了客家话与客家文化研究的热潮,促使我努力研究增城客家话并与各地的客家话进行比较。2000年,在广东韶关大学召开的全国第三届客方言研讨会上,我又与增城电大罗兆荣校长一起发表了《增城市派潭罗黄洞长宁客家话音系》与《增城市永和镇程乡话与梅县话词语对照》两篇论文。

2.webp.jpg
▲  书目插图为增城客家围垄屋,王李英老师提供


2007年,我与罗兆荣院长及罗承芳主任以南艺学院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的名义一起到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全国第七届客方言研讨会,我发表的论文有《增城程乡话与福建长汀、武平客家话词语比较》,三人联合发表的论文有《增城程乡客家话所沿用的古语词浅探》等。


在这次研讨会上,嘉应学院侯小英博士的《粤中客方言的声调研究》引起了我的思考。这篇论文论证了“惠城类的声调系统具有明显的客方言特点而跟广州话差别较大。就声调而言,惠州话跟粤中片的源城、博罗等同属一类,都属于客方言系统而跟粤语关系较疏。”

这与刘叔新教授在1987年12月提交给中国语言学会第四届年会的论文《惠州话系属考》所指出的“惠州话声调与邻近的粤方言广府片的代表广州话确实有不少相近之处”的结论显然不同。

3.webp.jpg
▲  《新丰方言志》,周日健主编


关于水源话属粤语还是客家话的问题,1990年,周日健教授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丰方言志》中记载了水源话,并论证了“水源话是客家话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成员”,同年12月在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上,周教授发表的论文《从水源音看惠州音的归属》,论证了“跟水源话同一系属的惠州话自然也应该属于客家话。”


詹伯慧教授在《新丰方言志·序》中明确表态:“我和我们《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编写组的同志们根据我们实地调查的记录,始终认为惠州话(市内)宜看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客家话。”

4.webp.jpg
▲ 左 周日健教授,右 王李英老师


1990年2月在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上,惠州学院杨烈雄教授发表了《对惠州话系属问题的看法》,认为“惠州话的语音系统与广州话十分接近,基本词汇基本一致,语法成分和语法结构相当近似。而与客家方言则距离较远,所以应归属于广州方言”,成为“广州方言的惠城系”。侯小英博士的论点显然也与杨烈雄教授的论断不同。


这次研讨会是香港崇正总会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举办的。研讨会的最后一天晚上,香港崇正总会在一家客家人开办的餐厅宴请与会的专家学者,最后参观崇正总会大楼,黎锦文理事长接见。一套赖际熙翰林编撰的《崇正同人系谱》(以下简称为《系谱》一套五册)以及一些有关客家研究的资料,堆放在办公室里。

5.webp.jpg
▲  客家文化研究奠基著作《崇正同人系谱》,作者赖际熙


工作人员说:“有需要的你们可以随便带走。”我们三人的眼睛为之一亮:《系谱》!原来是增城人赖际熙翰林编的!我们每人都拿了一套,如获至宝,还挑选了另一些资料。我们手里拿着沉甸甸的,加上会议所发的散篇论文以及自身行李,都觉得提不动了。但这套“宝典”和难得的资料是不能不带回去的。


正好罗院长有亲戚在香港,他让他的外甥女陪我们回来,帮我们三人提行李,几番周折,终于把“宝典”各自的家。

这套沉甸甸的典籍,一共五大本十五卷(卷一源流、卷二氏族、卷三语言上下,卷四礼俗、卷五选举上中下、卷六人物一、卷七人物二、卷八人物三、、卷九人物四、卷十人物五、卷十一人物六、卷十二人物七、卷十三人物八、卷十四艺文、卷十五丛谈)。

6.webp.jpg
▲  赖际熙教授,王李英老师提供


“同人”就是香港崇正总会的会员,也就是客家人。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垞,广东增城增江街湖塘埔村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进士。钦点翰林,授国史编修,编著有《清史大臣传》、《赤溪县志》(民国九年)、(增城县志)(民国十年)等,1921年与旅港客商李瑞琴、黄茂林等发起创立客家人的组织香港崇正总会,并连任临时会长与一、二、三、四、五届会长,主会十年,于1925年编成《系谱》,贡献良多。


香港崇正总会,曾一度成为世界客家社团的中心,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即由香港崇正总会发起,成为世界客家人的重要集会,在世界各地每一、两年举办一届,已经开到二十多届。

但这套“宝典”由于没有正式出版,鲜为人知,甚至连我们增城编修县志的人也不知道。我当时负责《人物志》的总纂,对这套“宝典”一无所知,深感惭愧。我开始认真拜读,下决心要把到手的“宝典”“刨”一遍。

7.webp.jpg
▲  广东山河图,图片选自网络


卷一《源流》中有一段话:“考循州沿革,陈以前隶于广州,隋开皇间始置循州,治归善。唐因之。五代地归南汉,改祯州;宋仁宗天禧四年,乃改名惠州,至今仍之。而其民族,实分为水源、福建二派。水源者,东江之水,发源于赣南,长宁、定南二县之间,即其地也。赣省之水,多北流,惟此一水南流,厥为东江。南转西行至东莞、增城、番禺间,汇于珠江而入海。此派民族,殆为沿江而下者。中有福建一派,则殆由兴、泉、漳、汀各州,经过潮州而转入,其缘因,当是地理之关系。而其语言,亦有统系可寻。上游和平、连平、龙川、河源、长宁、永安等县,水源系也,其民殆纯为客语。”


这段话,使我心中豁然开朗——关于水源话属粤语还是客家话的争论,终于在《系谱》中找到历史依据了!我感到十分兴奋!2009年8月,惠州市举办首届客家文化论坛,我在论坛上引用《系谱》的这一段记述发表了《水源话(含惠州话)是广东最古老的客家话》的小论文,受到与会者的赞许,直到现在仍被放在百度网上。


8.webp.jpg

▲  木本水源话家谱,图片选自网络

张卫东教授认为“广东最古老的客家话”的表述不够准确,该怎么表述?我至今还没有想好。但我认为讲水源话的人是最先进入广东的客家人,也就是《系谱·源流》所说的是“最初一次之客而未经再次(迁徙)之客也”、“乃当日中原南来初经一次为客之民族也”(笔者注:“民族”应为“族群”)。

在这次论坛中,我有机会拜读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严修鸿教授的论文《惠河“本地话”概略》,严教授通过对博罗、惠州、河源、连平、和平六个点声韵调系统的调查研究,指出这些点的声调特点、声母特点、韵母特点等,多数与客家话相同而与粤语不同。


9.webp.jpg

▲  《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选自网络


2010年,我有幸拜读了刘叔新教授于2007年7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70万字的长篇巨著《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以下简称为《探考》),得知刘教授花了多年时间对“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的16个点进行了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丰富的语言材料证明了各个点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高度一致,同时“论定了东江中上游土语群实为粤方言一支系的身份”。


拜读之后,我觉得刘教授的多年艰苦调查研究,精神可嘉,贡献良多,功不可没,但对“东江中上游土语群实为粤方言一支系”的结论,有待商榷。于是,我根据几年来学习研究所得的收获、分析刘教授调查所得的语言材料,写成了《历史与现状证明:水源话姓客非姓粤》的论文提交给在河源召开的世界客属第二十三届恳亲大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10.webp.jpg
▲ 第二十三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留影


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客家人的《系谱》与地方史籍证明:水源一系属于客家;语音现状证明:水源话向客家话倾斜而跟粤语较疏远;词汇语法现状证明:水源话也是向客家话倾斜而跟粤语较疏远。


会上宣读后,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大家认为,这篇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被收入《第二十三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并放在百度网上,给了我很大的鼓舞。201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广东史志》第3期也刊登了这篇论文。2014年,该论文被选入庆祝华南师范大学建校80周年《炳烛文丛》(《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退休教师论文集》),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 王李英:珍惜人生,孜孜追梦(下·第二部分)
下一篇: 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
学术动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