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术动态 »  
魏达纯:川蜀•燕京•东北•岭南求学路(上 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2-25 09:44:31 阅读:  来源:

    

难忘的大学岁月

(1963.9-1968.12)


踏入大学,孜孜不倦(1963-1965)



第一学期就开了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现代文学,从1919到1949,三十年吧,这三十年,有哪些重要作家,有哪些重要作品。


我们那个时候,班上有一个学习委员,还有一个图书管理员。这两个人到图书馆去给我们搬书。一开始他们也不知道,后来临时打电话到宿舍来,说:“你们赶快再来十个人”。又去了十个人,十二个人去把书搬回来。原来是每个人有二十几本书,一次给我们二十几本书。


魏达纯老师1.jpg

北师大辅仁大学旧址


实际上就是从1919到1949这三十年间重要的作家、作品,他们的诗集、小说集,一人一本。我们班四十个人,你想想,每一种书四十本,那你说二十几种书,那该多少书啊。他们十几个人推着几辆小车,推到宿舍来,然后来发,每个人都有一套。


所以那个时候我才震惊啊,我们学校图书馆这么厉害,居然有那么多复本书,一种书有几十本,满足几十个人同时借阅。我们第一学期寒假,可以说,除了少数几个人回家的,其他的全都在学校里面看书。二十多本书啊,这学期讲过的,还有下学期要讲的。一会儿田间①啊,一会儿李季②啊,这些诗人、作家,他们的作品,从头到尾读啊,写读书笔记啊。一个假期,那么读下来,读了那么多书,我们觉得收获很大。第二学期老师再来给你讲这些作家作品,这个时候你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第一个学期,是老师一边讲大家一边看书,但是往往他两个小时一本书讲完了,这本书我还没看完呢。如果你看完了以后再听他讲,那就不一样。我记得第一个寒假,我们几乎是天天都埋在书堆里看书,所以收获也很大。


魏达纯老师2.jpg

30年前北师大旧图书馆

我们要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要上交的,这个交给谁呢?交给学习小组长,交给助教。学习小组长是看进度,你读没读,读了多少。助教是看你的阅读能力,看你的认知水平,他们都写有批语,都有记录。

我在北师大读了几年书,确实是收获很大。


另外呢,就是每学期开学之前,都会请高年级的学生来给我们传经。由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代表来给我们介绍这学期你们要开哪几门课,这几门课的特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他们仅仅比我们高个一两年级,以过来人的身份来介绍,很好沟通,所以他们的理解,我们也很容易接受。


我觉得当时的那种方法非常好。我们就这样,在那个氛围之内,1963、1964、1965,学了三年,读了三年好书。

“社教运动”对大学生活的冲击


(1965-1966)


魏达纯老师4.jpg
“社教运动”场景


到了1965年,我国开始搞城市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③,叫作城市的“社教”。说到底就是在学生中搞政治思想教育吧。这样一来,我们就是上午上课,下午开会。开会就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这对文化课的冲击就比较大了。


我们没有多少时间看书了,甚至于到了后来,看业务书就被认为是不关心政治,就有这个危险。于是看业务书就只能转入地下偷偷地看了,变成了这样。


这样就度过了我们的三年级。

魏达纯老师5.jpg

“四清运动”场景


到了四年级,整个一年,我们去了山西,从北京去到山西,在山西当农村社教工作队队员。干什么?去整所谓“四不清”干部,当时中央认为这些干部政治面目不清、经济账目不清、社会关系不清、思想不清,我们要整这些“四不清”干部。


因为当时有一种观点,就认为这个基层都烂掉了,需要重组,要组织贫下中农来夺权,要夺回这个权力。于是就派工作组下去,工作组权力很大呀。实际上就是把这些干部一个个变相地拘禁起来,不让回家,集中学习,每个人交代自己的问题。


魏达纯老师6.jpg

农村集体开会

当时有一个名称叫作什么,“洗手洗澡”。帮你洗手洗澡,洗干净了,然后帮你下楼,解放你。交代得彻底的,交代得快的,就能够下楼下得快。


当然了,这些农村干部,的确也有少部分人是多吃多占的,滥用职权的。但是说老实话,那毕竟是少部分。就农村基层干部来说,他又有多大的权呢?实在也没多大的权,再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至于有怎么样的作威作福。


但是当时党中央对农村形势的估计,就有一些偏左,就认为农村都烂掉了,所以需要组织贫下中农去夺权,所以就把我们大学生派到下面去,去当“四清”工作队员。


我们北师大就派到晋东南,山西晋东南专区各个县,各个公社,去当“四清”工作队员。就那样,我们1965年9月去,一直到1966年6月15日,才离开山西,回到北京。


(未完)

注释:


田间 (1916-1985),原名童天鉴,著名诗人。田间的诗形式多样,信天游、新格律体、自由体都有尝试。其诗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传遍全国,被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

李季(1922——1980年),原名李振鹏,笔名里计、于一帆等,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杨高传》等。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又称“四清运动”。该运动1962年提出,1963年开展,一直延续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为止。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该运动大体分成:发动和试点、铺开和深入等几个阶段。

1964年底到1965年1月, 中央制定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将“四清”的内容规定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强调这次运动的性质是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等观点。《二十三条》正式颁布后,标志着城乡四清运动进入以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大四清阶段。





上一篇: 魏达纯:川蜀•燕京•东北•岭南求学路(上)
下一篇: 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
学术动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