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术动态 »  
欧明俊:反思与学术情怀(六)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5-22 10:59:28 阅读:  来源:

    

欧明俊,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散文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古代散文、古代词学和学术史研究,著有《古代散文史论》《古代文体学思辨录》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一、反思是深入进行学理上的思考

记者:您为什么在一系列论文中都十分注重学术“反思”?

欧:学术史研究要创新,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对通行的观念、观点进行学理上的反思。反思,不是研究对象本身,而是对对象研究之再研究,是深入进行学理上的思考。承现代学者、前辈学者而来的观念、观点,从教科书学来的知识,构成我们认识问题的“前理解”。学界习惯于接受一些文学史常识,作为进一步认识和论证问题的前提,“前理解”正确与否,多不自知,而这正是影响学术史研究创新的重要因素。对“前理解”,我们应具备反思能力,要不断清理自己的思想,更新知识,更新观念。

反思并不意味着轻易将原观念、观点推翻,不能走极端,应充分尊重前人智慧,充分体认历代学者的观点,肯定其合理性一面的前提下,再理性、客观反思通行观念、观点的局限性,并以有力的论据,给出符合历史语境的合理解释以及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为“乾嘉学派”正名

记者:您为什么强调重新认识和评价“乾嘉学派”?

欧:长期以来,学术界不少学者对“乾嘉学派”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乾嘉学派”就是考据学派,只重考据,重文字训诂和文献资料,而不重义理,不重思想,不关心现实,只做纯而又纯的学问。实际上,乾嘉学派的主流非常重视义理,关注现实。其宗师顾炎武研究经学,目的就是明道救世。此派的代表人物“皖派”的戴震重考据,是从考据中发现出义理,是志存闻道,考据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戴震首先是哲学家、思想家,然后才是考据学家,仅视为考据学大师,实是误读了戴震,轻视了戴震。

乾嘉学派多通儒,如戴震、汪中、焦循、全祖望等,他们博学多识,思想深刻。他们重考据,针对的是宋学(道学)纯以学术为猎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嗤之为“俗学”,并不是为了考据而考据。乾嘉学派末流却只重考据,只知材料,缺乏识见和思想,丢弃了乾嘉学派的真精神。当下有些学者没有认清乾嘉学派的真精神,误将乾嘉学派末流当作学术主流和正宗,以为天下之学问尽在考据的“乾嘉学派”,非此,皆不是真学问,皆属于“野狐禅”,阐发思想是空谈,宏观研究是空疏,学问变成纯粹的技能,变成去除思想内核的材料编排,学者变成纯粹的工匠,对国计民生、世道人心则漠然视之。

今天应认清乾嘉学派的真精神,提倡有思想的真学术。应注意纠正学问凸显、思想淡出的倾向。我们应当郑重地为“乾嘉学派”正名,继承并发扬其真精神,推动学术繁荣和进步。

三、“新子学”,新创造

记者:我注意到您的“新子学”研究,您是研究古代文学的,怎么会研究起诸子学?

欧:我一不小心就会“不务正业”,自己也管不了自己。我发表几篇关于“新子学”的小文,即《“新子学”概念的界定》《“新子学”界说之我见》《论“子学思维”与“子学精神”》《论作为“新子学”核心资源的庄学理念》。《跨界会通——论“新子学”的创新途径》一文,提交2017年10月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召开的第五届“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大学学报》即将发发表。

我强调研究“新子学”,应站在本土立场,用本土话语,尊重传统。应注重综合、会通、整体性研究。“新子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新创造,自创理论体系,进入到“新诸子”行列。“新子学”要注重当下关怀和终极关怀,不仅要解决现实、政治、人生问题,更要解决人类生存和未来问题,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未来,为人类未来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应在大“道”视野中看待“新子学”,时刻警惕新的“学术分裂”。我还会继续研究“新子学”。

注释:

①“新子学”,是学界于2012年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出自2012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刊发的方勇《“新子学”构想》一文。这个概念意味着对传统的“诸子之学”(子学)进行发展与革新,使其成为一种适应新时代的学术门类,在当代思想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注释为古代散文网添加)


1.webp.jpg


四、饶宗颐研究

 记者:请问您为什么会研究饶宗颐先生?

欧:饶宗颐先生道德文章,光风霁月,博大精深,学界共仰,是我最最崇敬的一代宗师,一直拜读他的大著,深受教益。我在读研究生时最早读他的《〈人间词话〉平议》和《词籍考》,爱不释手,佩服得五体投地。从那以后,他的著作,我必买必读,随时写下一些心得,并一直及时关注他老行踪和学术新成果。2011年以来,我参加了6次有关饶宗颐先生的学术研讨会,并提交了论文《饶宗颐先生学术的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饶宗颐先生口述学术史访纲——兼论口述学术史研究》《会通之学——饶宗颐先生学术的博大气象》《从饶宗颐先生阅历及成就看学术大师的条件》《论饶宗颐先生的古典诗词艺术美研究》《论饶宗颐先生的“新经学”思想》。2015年,我到香港大学参加了饶宗颐先生百岁华诞盛会。饶先生2018年2月仙逝,我写了悼诗《哭送饶宗颐先生》和悼文《敬悼饶宗颐先生》,还到香港送别饶宗颐先生。饶先生到达的高度和境界,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会继续研究饶宗颐先生,寄托一种学术情怀。

2.jpg

五、致大学生

记者:好多微信群里盛传您的《微言录》,您对人生有透彻的感悟,有不少人生格言,请您送给我们大学生几句话,好吗?

欧:①活着,快乐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机会失去还复来。

③三珍惜:珍惜才华,珍惜青春,珍惜健康。

④教育是一种唤醒,自我教育是一种自我唤醒。

⑤你已经失去了太阳,千万不要再失去月亮。

⑥兴趣、事业、职业三者完美结合是人生最佳状态。

⑦狂欢是所有快乐中最快乐的一种,常问问自己,狂欢以后怎么办?

⑧阳光心态,心理阳光,这个世界就阳光。

(完)


欧明俊教授论著论文选目:

1.《唐宋词史论》,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16年版。

2.《词学思辨录》,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古代文体学思辨录》,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古代散文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5.《论晚明人的“小品”观》,《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

6.《文学文体,还是文化文体?——古代散文界说之总检讨》,《文史哲》2011年第4期。

7.《学术视野中的古代文章学》,王水照、侯体健主编《中国古代文章学的衍化与异形——中国古代文章学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论清代词学中的“自批评”》,《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9.《清词中的“离乱”书写》,《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10.《“追认”与宋词价值重估》,《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采访│叶栩如

整理卓群苑  叶少婷

校稿艾青  黄敏灵

推送│谭舒月

责编秦若丽

指导老师│马茂军






上一篇: 欧明俊:体系性与思辨性(五)
下一篇: 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
学术动态
最新资讯